□本報記者 宓家峰
通訊員 曹晉芳 孫新淵 報道
本報訊 8月6日上午,淄博市體育社會組織進校園工作交流研討會在市體育局會議室召開。會上,市圍棋協會、張店區齊盛學校等7個體育協會、5所學校作為體育社會組織進校園工作開展較好的單位進行了發言,并就自身優勢、存在困難、發展方向及對職能部門的希冀等方面展開研討。
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2021年5月31日,市級體育社會組織總計進入學校346校次,惠及學生54282人?,F有國家級特色學校20所,省級特色學校9所,市級特色學校8所,各種培訓基地23個,體育社會組織進校園初結碩果。
“體育社會組織進校園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工作中也存在著項目發展不平衡、部分協會的重視程度不夠等問題,無論是思想認識,還是工作成果方面。今后要進一步落實國家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教育的決策部署,加強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更好發揮體育綜合育人功能。要把體育社會組織進校園工作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好,為學校體育更好更快發展作出貢獻?!笔畜w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冬表示,下一步,市體育總會、各區縣教育和體育局要發揮主體責任部門作用,一是做好項目布局。體育協會要根據實際規模、能力、影響力選擇學校,學校根據學校場地設施、師生要求、學校規劃等選擇體育項目,雙方要做到雙向選擇、合作共贏;二是市體育總會做好對“進校園工作”的考評、考核和表彰獎勵等相關工作。對體育社會組織進行動態管理,建立退出機制,對不作為、年底綜合評定不合格的體育協會取消進校園資格;三是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制度體系,積極引導體育社會指導員、教練員、運動員等加入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隊伍。
市教育局總督學趙志遠表示,要積極倡導雙向選擇,發揮體育社會組織的專業優勢,豐富學校體育課程內容,提供全方位服務。各區縣教育和體育局、學校要端正態度、貫徹落實“健康第一、體育是教育”的理念。要抓早抓小、堅持公益。體育社會組織要把進校園工作當作一項公益性事業發展;要專業引領、規范發展。體育社會組織的體育教練員和專業人員用精湛的專業技術引領學校體育事業發展;要搭建平臺。各級體育社會組織利用課后、假期、社團活動開展多方式、多層次技術指導和服務;要聯合建立學校、體育社會組織評價考核機制。
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黃雪頌說,本次交流研討會,大家“把脈問診”找問題,通過各單位、各部門的頭腦風暴,匯集了不同立場、不同范圍、不同角度的觀點,挖掘影響體育社會組織進校園工作發展的瓶頸和問題所在。她表示,一是凝聚思想共識。體育社會組織進校園工作是一項公益活動,更是一項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二是各區縣教育和體育局、各級體育社會組織、學校要主動作為、積極作為,相互借鑒學習,梳理管理共性,把握工作推進規律,完善工作運行機制,進一步規范體育社會組織進校園工作落細落實。
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體育總會辦公室、各區縣教育和體育局、部分學校、市級體育協會等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