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者 張厚新
山東省優秀黨務工作者、臨淄區雪宮街道工委書記何靜宜創新探索黨務工作方法,高標準承接了全國農村黨建現場會;創新打造“黨性教育體檢”新模式經驗,寫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意見;率先在全省推行離退休干部黨工委實體化運行,全省推廣;在全市率先出臺賦予街道“五項權力”意見,被省委組織部在全省推介。
以感恩之心傾獻兒女之情
“以感恩之心、傾兒女之情?!边@句話她時常掛在嘴邊、記在心里。她提出經常想、經常聽、經常談“三?!惫ぷ鞣?,發放“親情服務聯系卡”“咨詢服務聯系卡”。依托干休所資源,通過“以資源換服務”方式,引入理發、家政等專業化上門服務,提升了老干部的滿意度。
為了給廣大老干部搭建發揮余熱的平臺,她將目光和力量集中鎖定在“三庫一站一隊”平臺建設上,推動了離退休干部黨建與社區工作融合發展。
以有解思維決戰脫貧攻堅
她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
調研扶貧成效時,她不看“樣板間”,只看“毛坯房”,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她緊緊抓牢“一村一項目”實施,把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列入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借勢借力中央財政資金扶持、2支市派鄉村振興服務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整合6000萬元涉農資金,對120個增收乏力村開展精準幫扶。實現了34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
她在抓好脫貧攻堅隊伍建設下功夫,深入實施“頭雁”提升行動、后備力量“育苗”工程,組織公開遴選16名村黨組織書記,選育村級后備人才1512名,舉辦村黨組織書記“頭雁論壇”,將脫貧攻堅、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納入培訓內容。
以實干精神力促群眾滿意
她在臨淄區邊河鄉工作9年有余,鄉鎮基礎條件薄弱,信訪矛盾交織,她一件件梳理、一項項化解,把一個遠近聞名的信訪“老大難”鄉鎮變為平安建設先進集體。
臨淄區雪宮街道地處老城區,居民對社區物業滿意率低,民生熱線60%以上涉及物業管理。何靜宜來到這里任職后,對67處生活區深入調研摸底,確定了打造紅色物業的破題思路。
她確定了典型培優提升一批、以強帶弱打包一批、零散小區整合一批、街道社區領辦兜底一批的“四個一批”提升思路,把物業滿意度評價與評星定級直接掛鉤,營造出“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切實提高了物業服務水平。
社區,是一座城市的“微觀”。她經過深入調研,創新打造“六化智·理”社區管理模式,被評為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優秀案例。深入推行“五化兩提高”社區創建,蹚出了“老城區”社區治理的“新路子”。
編輯:張劍